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,活在别人的认为里。 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,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。 --《命运、限制与渴求》
所以我才会坚信,在某种程度上,神性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清空化为人形,去体验这种觉知到的意识。想要觉知一件事,就必须先与之分离。所以,只要上帝是一个整体,就无法觉知任何事,当然,也就会认为一切都是自身。只有不同于上帝,或是从上帝的身份分离出来,才能够真正得到认识。如果我是这个世界,那么便无法认识这个世界。 --《命运、限制与渴求》
从道家的角度来看,荣格这段话其实在描述"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"的过程。
"神性清空化为人形"这个概念,正对应着"道"要化生为具体存在的过程:
"道"本身是浑然一体的(就像荣格说的整体的神) 为了认知自身,"道"必须展开为阴阳对立(分离) 这种分离创造了能知与所知的关系(主体与客体) 用庄子的话说,这就是"大知闲闲,小知间间"。整体的"道"需要化为局部的"器",才能产生认知。这就像明镜照物,镜子要与物分开,才能照见万物。
简言之,荣格用西方心理学描述的,正是道家所说的"道"向"器"开展,又从"器"中认识"道"的过程。
命运, 限制, 内在声音, 神性, 道家
荣格与道家思想结合,探讨神性清空化为人形的过程,揭示了从整体到分离,再到认知的哲学思考。